15056025940
我是重度手机用户,喜欢看一些新媒体的内容,但是从感觉上不喜欢抖音这个平台,不喜欢并不代表不看,哈哈,毕竟大长腿的吸引力还是极具魅力。我一直信奉一句话,看别人的故事讲自己的道理,这就有了对视频号的初衷感觉。
闲话少说,直奔主题吧,抖音短视频从娱乐、商业化等等抖音遥遥领先其他新媒体平台,我们也是俗人,因此难免俗套,刷视频看直播也成了常态化动作,也不知从何时开始的,安防弱电人的抖音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最汹涌澎湃的时候,感觉手机里都是各地安防弱电人的抖团了,以地域为界,扎根抖音短视频平台,都给自己取了个响亮的名字——抖团。
沪抖团、豫抖团、京抖团、赣抖团、津抖团、冀抖团、疆抖团、晋抖团……这些团体或由海康代理商发起,或由弱电工程服务商主导,纷纷在名号前加上前缀,以示身份。
应该是从2023年吧到2024年,那家伙这些各种抖团风光无限。领导们通过短视频分享行业知识、展示工程案例、推广产品设备,在抖音平台上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安防弱电人力量。镜头前的激情解说,技术知识的无私分享,工程现场的实时展示,一度让这些团体红火非凡。
但这不到两年光景,大多抖团均已偃旗息鼓。最初的热情逐渐消退,更新频率越来越低,最终许多账号陷入沉寂。留下的只有偶尔冒泡的“僵尸号”和未能兑现的承诺。
也是手贱刷视频,看到这样一个消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这家伙厉害了, 我的哥,这还没咋滴呢,都已经上升到商标维权的高度了,看来还得是安防弱电人,思路总是这么的超前。
这个视频呢,一看日期是今年8月发的,说什么沪抖团发表声明,称有人冒充其名义收取会费,并晒出自己的商标注册证书,自称“持证上岗”。于是乎,咱也就多搜一下,看看到底咋回事,于是又找到了另一个沪抖团也声称自己才是“正牌”,双方在抖音平台上貌似展开了一场谁更“正经”的隔空对话。
一场闹剧就此上演:同样自称“沪抖团”,同样声称自己合法合规。这场争论无疑暴露了安防弱电行业在新媒体领域下的竞争已经从线上变到了线上,从暗潮涌动变成了正大光明。
具体内部消息只能等诸位吃瓜群众自行搜索梳理,咱就想说的是,这还没咋滴呢,就开始隔空较劲了。
无独有偶,线上的乱象只是线下困局的延伸。这不昨天刚发的公众号文章,红门科技通过专利起诉海康,捷顺科技则向法院申请宣告红门专利无效。这一系列动作显示,安防行业已经从外部扩张转向内部竞争。
项目难拿,利润微薄,企业们不得不开始互相“撕咬”。曾经的合作伙伴变成法庭上的对手,昔日共同开拓市场的战友如今为了一寸市场空间而对簿公堂。
红门专利战:一场注定发生的行业成人礼——先起诉海康侵权索赔1031w 捷顺反诉红门专利无效!看一位40年老安防人的行业冷思考!
在大环境和整体经济下行压力下,安防弱电行业一样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项目减少,利润空间压缩,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生存方式。线上营销、短视频推广因为其成本相对较低、传播速度快而成为众多企业的首选出路。
但当所有人涌入同一条赛道,所谓的蓝海迅速变为今天的红海。内容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最终只能依靠价格战或者地盘争夺来获取关注度。抖团之间的争斗不过是这一内卷现象的缩影,啥时候咱也像下面视频里一样,打个富裕仗呢?哈哈
安防弱电行业正在经历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的转型阵痛。过去依靠关系和人脉获取项目的时代正在逝去,如今需要的是真本事、好服务和差异化竞争。
新媒体本应是企业展示自身特色的窗口,却不幸成为了又一个内卷战场。商标之争、口水之战,这些表面热闹实际上掩盖了行业创新不足、价值迷失的深层问题,哈哈,好多人说,行业太小了,但是总有能杀出去的猛人,不是行业小而是你真的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闪亮点。
当安防弱电人从线下项目争夺战转移到线上流量争夺战,甚至不惜把ToB的生意,靠价格战搬到线上,哈哈。其实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行业的挣扎,更是一个经济时代的缩影。内卷从不是出路,而是思路困顿的表现。
或许行业需要的不只是更多的抖团,而是更好的内容、更实的服务、更真的价值创造。只有这样,安防弱电人才能在新媒体时代找到自己的真正位置,而非陷入又一场无谓的内耗之中。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每个行业都在寻找自己的出路。但有一条是肯定的:窝里斗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创新和价值创造才是突破内卷的根本之道。